整潔美觀的澛港西區水系
澛港西區水系多年來因臟亂差被居民詬病,2017年完全大變樣,水環境改善,岸線整治美觀,變身為一道景觀。原來,自今年實施河長制后,該河段有專人管理,發現問題及時處理,確保了水系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提升。
澛港西區水系大變樣
日前,記者來到澛港西區水系看到,水質較以前有明顯改善,水面上種植了很多起過濾凈化作用的水生植物。兩岸護坡是青草地以及楊柳等樹木。岸邊有涼亭,部分水段有親水平臺,方便附近居民休閑。在一處木橋上,豎立了澛港街道河長制公示牌,寫有河道名稱、起點、終點及長度,還有總河長、副總河長及中心級河長姓名、職責,整治目標、監督電話都一清二楚。
“河流湖泊重在管護,建立長效的管護機制,才能確保水生態環境的提升。否則,即便整治好了,無人管理,后期又會變成老樣子。河長制工作辦公室負責制訂相關河長巡查、會議、考核、信息通報等制度,主要職責為組織協調、調度督導、抽查、年終考核并做好水生態文明方面的宣傳。”澛港西區水系副總河長黃鐵生說。
發揮水優勢 做活水文章
我市域內河流眾多,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有69條;面積1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湖泊有15個,1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湖泊有2個。跨縣區河流有長江、青弋江、漳河、青弋江分洪道、裘公河、黃池河、清水河、青山河、荊山河、黃滸河、裕溪河、牛屯河、三汊河、峨溪河、扁擔河共15條,跨縣區湖泊有鳳鳴湖、銀湖共2個。
根據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和省委、省政府的要求,今年5月以來,我市全面推行河長制,所有的河流湖泊都有管理責任人,目標是“發揮水優勢,做活水文章,著力打造水生態文明建設蕪湖樣板”。
今年5月8日,蕪湖市委辦公室、市政府辦公室聯合印發了《蕪湖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》。《方案》明確到2017年9月底前在全市全面實現河長制,建立市、縣(區)、鄉鎮(街道)三級河長制體系,實現河道、湖泊、水庫等各類水域河長制管理全覆蓋。跨行政區域的河湖由上一級設立河長,本行政區域河湖、水庫相應設置河長。
截至9月底,在市級15條河流及2個湖泊的顯著位置設立25塊市級河長公示牌;在相應河流湖泊的顯著位置分別設立166塊縣級河長公示牌和265塊鎮級公示牌。河長公示牌不僅標明了相應級別河長的姓名、職務、電話、職責,管護范圍、目標,還標明了24小時暢通的環保熱線和河長辦聯系號碼,接受社會監督。
全市河長制“先行一步”的是蕪湖縣,該縣2015年被水利部確定為河湖管理創新試點縣,去年就完成了《蕪湖縣“河長”試點方案》。該縣圍繞讓水“清”起來、“流”起來、“活”起來的思路,開展多項工程,積極打造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升級版,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。
記者 李賈 文 許誠 攝
為了每一片水域
今年,我市河長制已實現了全覆蓋,不僅市、區級河湖水系,鄉鎮、街道及村里的水域都被納入到河長制管理范圍。
“河長制”雖只有三個字,但包含的內容其實不少,又衍生出很多輔助性的制度,如河長制會議制度、河長制工作督察制度、河長制信息通報制度、河長制管理事項辦理制度、河長制考核驗收制度,各級河長工作責任目標是什么等,各項相關工作都事無巨細地通過文件制度形式固定下來。工作量大,任務繁重,為的就是實現“河暢、水清、岸綠、景美”的河湖管理保護目標,不落下任何一片水域,改善江城水生態文明,實現生態環境良性循環。
來源:蕪湖新聞網—大江晚報
安徽水韻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1008717號 技術支持:蕪湖錦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